隨著裝飾行業的不斷發展擴大,各種改革政策也不斷出臺,每一項改革都與裝飾行業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眾多建筑裝飾企業在經濟和政策的變化中或是興盛、或是衰退。
未來,建筑裝飾行業會走向何方?
一、家裝往公裝偏移
十年前,房產熱潮的掀起,整個建筑行業進入迅猛的發展期,家裝在建筑行業的地位中占有著重要的一席,因為這是*直接關系到人們生活質量的環節。
但隨著調控政策的出臺,前幾年家裝行業發展迅猛,市場逐漸萎縮,家裝行業已經趨向飽和。
另一方面,國家在極力推動科技的發展,科技、電商、文化創意產業園涌現在全國一二線城市,甚至三四線城市中。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家裝市場的萎縮,導致建筑裝飾行業的重心正在由家裝向公裝偏移。
裝修管理
二、融合科技,智能化裝修
智能裝飾與普通裝飾*大的差異在于智能的嵌入,即在裝飾裝修過程中融入現代高科技元素。
智能裝飾被定義為一個過程或者一個系統,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與居住、辦公及其環境中的各種有關子系統互聯互通起來。
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現階段的建筑智能化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日本和美國的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經在60%以上,而中國“十二五”末在15%左右。
我國智能建筑及智能家居受到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支持,“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增速維持在25%左右,處于二者之間業態的智能裝飾業未來的市場前景巨大,包括新增建筑的智能化、既有建筑的智能化改造和系統升級,以及運行維護三個市場的構成前景都不可小覷。
裝飾行業未來預測
三、裝配式、積木式
當前,越來越多公裝工程項目把樓梯、窗戶等部件在工廠加工好,運到工地再組裝,減少粉塵、噪音污染,提升質量,這就是裝配式。
除了裝配式建筑,裝配式裝修也在逐漸興起,并漸漸成為整個裝飾行業的關注熱點。
2018年各地紛紛出臺裝配式新規意見:截止到2020年,我國新建裝配式建筑要達到15%,所有新進入項目必須是裝配式消費者購買裝配式建筑以及裝配式內裝的商品房,給予公積金以及商貸優惠;研究制定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財政支持政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
這些都在表明行業的政策大趨勢,直接在推動裝修行業“裝配式”快速跟進。因此,裝配式也必然是一個發展趨勢,裝配式建筑、裝配式裝修或成行業新標配。
四、AR、VR、互聯網+
隨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行業創新的驅動力將不斷增強,以AR、VR技術為載體的新場景化設計、施工將快速發展。
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嘗試使用視覺和場景技術,用更加豐富的視覺體驗滿足消費者對不同風格的需求,這兩者的運用將大大增加施工的即視感和可控性,提高效率并增強客戶的參與感。
此外,利用互聯網+改造傳統商業模式、加強3D打印技術的應用、BIM在建筑裝飾領域的深化應用、智能化施工機具研發、移動終端應用技術等領域,也將進一步發展。
互聯網家裝
五、控制產能、綠色發展
關注生存環境已成為全民共識,近幾年室內外裝修出現的甲醛、苯、二甲苯、輻射等環保超標問題更刺激消費者的神經,引起大眾不安和社會重視。
綠色裝修應勢而來,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是行業立足之本,從裝修設計入手,不能再一味追求奢華,而是綠色發展、環境友好。
今年年初發布的工作報告透露,要繼續去產能,能耗目標從下降3.4%到3%表明對過去一年環保、去產能工作給予了肯定,同時控產能環保限產將成為新常態,這意味著2019年,綠色發展仍然是一個趨勢。
控產能環保限產繼續,裝飾材料價格會不會繼續保持去年的增長呢?不如都來腦補一下,相信大家都心里有數。
裝飾需求升級,發展前景遼闊
隨著國民經濟發展,住房、家裝已成為國民生活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除去房地產周期屬性外,家裝還有較強的消費屬性需要關注;而隨著增長方式的轉變,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階段,國內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僅帶動了消費結構的升級,且對居住環境的品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檔次、個性化住宅裝飾消費需求逐步擴大,配套服務的標準也在不斷提升,住宅裝飾需求已從簡單的滿足基本居住屬性向家居文化轉移,進一步增加了建筑裝飾的市場需求規模,且對裝飾的工藝、材料、質量、檔次、精細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家裝行業的品牌效應逐漸顯現。
建筑裝飾行業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的產物,也是中國*早引入市場機制、進行市場化運作的行業,中國建筑裝飾行業以民營經濟為主體,民營企業占建筑裝飾企業總數的大多數。
有專家預估從2016到2020年5年的時間,家裝行業的整體需求年復合增速將提升至11.09%,高于2009年-2014年的復合增長率1.76%,2020年家庭裝飾總需求空間將達到3.3萬億元,2018年至2022年年均復合增長率將達到30.25%,2022年行業總產值將達到2602億美元。
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都依附于政府政策和市場的趨勢,在大環境下看,未來的裝飾行業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只要敢于創新,不懈奮斗,定能開啟裝飾新天地。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